兄弟們,今天榮耀剛發布的這臺 Magic V5 折疊屏手機我們已經上手了有一陣,具體的使用體驗如何我們一會兒再說,我想先說一個不太 “ 正經 ” 的事兒:
這玩意愣是把安卓、鴻蒙、iOS 三大系統的生態墻給砸穿了!
是的你沒看錯,這臺看上去像華為但又說不上哪里像的榮耀大折疊,不僅能跟自己人( 自家設備 )眉來眼去,也因為加入了 “ 互傳聯盟 ”,能和其它國行安卓手機( 也包括 ROG、三星等 )互傳互聯。
甚至它還突破了互傳聯盟本身,能跟隔壁 “ 水果廠 ” 的 iPhone、還有 “ 華子系 ” 的鴻蒙設備,眉目傳情、互傳文件!
說真的,“ 跨生態、跨系統、跨設備 ” 這九個字在數碼圈喊了快十年,沒想到最后竟然是榮耀推倒了這面 “ 賽博柏林墻 ”。
這就給人一種 “ 老鄉雞、麥當勞、華萊士還有肯德基的會員卡突然就能通用了 ” 的感覺。。。
而且拋開打通全品牌互聯不談,榮耀這臺折疊屏手機本身也很有說法 ——
它在 8.8mm 的機身厚度下,塞下了 6100mAh 電池( 1TB 版本專享,其他版本電池容量是 5820mAh),而且整機重量只有 217g,另外它還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款搭載滿血版驍龍 8 至尊版的大折疊。
說白了,真要論起堆料,個別友商之前出的那些大折疊旗艦,還真不一定能堆得過它。。。
但是榮耀的情況想必大家也知道 —— 一直都很堆料,但最終的使用體驗總讓人覺得 “ 硬件夠格,體驗卻欠火候 ”。
就比如去年測評 Magic 7 的時候(傳送門),我就發現它宣發的時候把影像能力吹上了天,但是實際的拍照體驗也就比魅族好上那么一點點,導致我對榮耀一直帶著保留和審視的態度。
但這次深度使用 Magic V5 后,不得不承認:這手機扭轉了我對榮耀的刻板印象,它沒有那么多花哨噱頭,卻在一些基礎體驗,特別是 MagicOS 系統上,打磨得很細,解決了一些別的系統沒太顧到的痛點。
就拿很多折疊屏都有的 “ 外屏預覽 ” 來說,這功能可以讓你在展開折疊屏手機用后置攝像頭拍照的時候,通過外屏讓被拍的人也能看到實時取景畫面:
這功能米 OV 都做了,榮耀 Magic V5 當然也有,但它在此基礎上,額外整了個 “ 外屏趣拍 ” 的選項,開啟這功能就能讓外屏在拍照的時候,播放一些自帶音效的動畫片段。
老實說,一開始看到這個功能,我完全沒 Get 到它的點在哪里,直到某天拍狗,我舉著手機喊破喉嚨,那祖宗卻老是拿屁股懟鏡頭,這時我靈光一閃想到了這功能,結果一打開它立馬瞪圓眼睛湊了過來。
很顯然,一段動畫,往往比干巴巴的 “ 看這里 ” 更能瞬間吸引汪星人和喵星人的注意力~
除了對付高冷的主子,這功能在拍家里坐不住的人類幼崽也同樣有效,我只能說,榮耀產品經理是真的有在用自家手機,沒長期用過折疊屏根本不可能想到這點。
還有,在拍照的時候,如果你不想整個內屏全是取景畫面,也可以打開相機左上角的 “ 分屏 ” 選項,開啟后,屏幕左側就會給到成片預覽,右側則還是傳統的拍照界面,這樣你就能實時根據成片調整構圖。
當然這功能據我所知,友商比如 vivo 折疊屏同樣也有,折疊屏處在彎折狀態會自動激發,當然你也可以通過拍照界面選項在完全展開的情況下觸發分屏,不過榮耀在這基礎上又額外多做了一步 ——
它在相冊里給我們提供了一個 “ 照片對比 ” 選項,選好幾張照片后,你就能在這塊大屏上對這些照片進行對比,對比的同時還能單獨對某張照片進行替換、刪除和收藏。
欸大伙兒先別覺得這功能沒用,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過被女朋友追著問該選哪張照片發朋友圈的經歷,如果有,那她以后可能就不用為選哪張發朋友圈那么糾結了,照片放一起對比一目了然~
另外,如果你拍的不是照片而是視頻,那么點擊編輯之后,你會發現榮耀 “ 又雙 ” 額外多做了一步 ——
它在相冊里就集成了類似剪映的專業剪輯工具,從基礎的裁剪、變速,到高級一些的特效和畫中畫一應俱全,這樣的話,既能利用折疊屏的大屏特點,同時我們也就不用再額外下載第三方剪輯軟件。
包括分屏也是一樣,現在很多折疊屏在傳統左右分屏基礎上,做了個全局分屏功能,支持讓應用以全尺寸顯示的同時,還能疊加其他應用,這樣既保留了完整的大屏體驗,又實現了真正的多任務并行操作。
OPPO 這邊管這叫 “ 全景虛擬屏 ”,而 vivo 這邊則是叫 “ 原子工作臺 ”。
榮耀也做了類似的功能,可以把三個應用同時顯示在大屏上,但同樣的,它 “ 又雙叒 ” 額外多做了一步 ——
你會發現榮耀直接在底部 Dock 欄就給了我們一個開啟分屏模式的快捷鍵,只要點下這個快捷鍵,然后選擇需要分屏的應用,系統自動就會觸發分屏,整個過程非常直觀而且操作起來也是一步到位。
這功能可能有些人覺得沒啥,但之前我在用其他折疊屏的時候,就老是忘記像這種全局分屏該用什么手勢觸發,像榮耀這種直接把分屏快捷鍵焊死在 Dock 欄上,需要時就戳一下,就很符合直覺。
而且你別看 MagicOS 的 UI 雖然有點老氣,但它在流暢度這塊是真沒得說,在我把 Magic V5 當主力機用的這段時間里,就沒碰到過卡頓和 BUG,完全可以跟第一梯隊的 ColorOS 和 OriginOS 坐一桌。
聲明一下哈,這篇文章真沒收榮耀的廣告費,純粹是這些小細節太懂用戶了,讓人實在忍不住想夸,這手機值不值得買大家伙兒自個兒判斷,我是真的建議,其他友商能夠放下身段多來抄抄 MagicOS 的作業。
除了以上這些基礎功能,榮耀這次在 Magic V5 上還整了一些花活,比如,你現在可以直接一句話讓集成了 AI 智能體的 YOYO 智能助手幫你打車。
YOYO在接到打車指令后,會自動在百度地圖、高德地圖和滴滴平臺叫車,一旦某個平臺叫車成功,就會自動取消其他平臺訂單,對于很多人在上下班高峰期常遇到的叫車難題,有了它或許能應對得更從容些。
還有,現在 YOYO 助手也支持自動把文檔生成 PPT 了,你只要把文檔或者需求丟給它,它就會自動列好大綱、劃分好章節,然后給到你幾個合適的模板,選好模板點擊生成不出幾分鐘,它就完事兒了。
不過在生成 PPT 的時候,我看到思維鏈中出現了 “ WPS AI ” 字樣,說明榮耀這次大概率是找的 WPS 合作在系統里集成了這功能。
另外雖然這些功能表面看上去很酷炫,但跟去年榮耀在 Magic 7 系列上線的 “ 一句話點奶茶、自動取消付費訂閱、關閉 APP 通知 ” 等一系列自動化操作一樣,我發現前面這倆功能,執行起來的時候限制也挺多。
比如你得提前登錄好各個軟件的賬號、執行過程不能中途打斷,同時還得隨時準備手動接管。。。
雖然這其中也涉及到意圖理解、任務規劃、跨應用執行的過程,它們都跟 AI 相關,但這些使用過程中的不便都在提醒我們,當前手機上的 AI 應用,更像是個需要教練陪同的新手司機,而非真正的老司機。
但不管怎么說,我還是樂意看到廠商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嘗試,畢竟手機要是只會卷配置那未免也太無聊了。
OK,前面說這么多系統層面的體驗,最后讓我們說回這臺折疊屏本身,其實前面差友們一路看下來,大伙兒應該品得出來,榮耀一直以來的短板,其實并不在系統和軟件,而是在影像這塊 ——
倒不是說它的鏡頭素質不行,畢竟從傳感器尺寸到鏡頭模組,榮耀在硬件參數上向來不輸陣,但它的軟件調校和算法優化始終差一口氣。
之前測評 Magic 7 的時候,我就指出過這手機在拍照這塊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它的相機預覽框在弱光場景下畫質會出現明顯劣化、開啟抓拍模式后成片會出現奇怪的動態模糊,而且還不支持焦段快速切換。。。
放在其他同價位旗艦手機上,這些問題根本不存在,或者早就已經被廠商通過幾輪 OTA 給解決。
去年榮耀為了追上友商補全影像這塊短板,甚至兵行險著,推出主打 AI 計算攝影的 " 大王影像 ",號稱能通過 AI 和深度學習自動補全長焦細節,結果嘛。。。被很多網友吐槽照片 P 太過了,畫面失真嚴重。
這次在拿到 Magic V5 后,我也是著重體驗了一番,結果發現之前我在 Magic 7 上提到的這些問題竟然真的榮耀解決完了。
看來當時文章發布后,榮耀主動找上門向我們收集的問題,最后它全給聽進去了~
而且你別說,Magic V5 的拍照表現還算可以,從其他折疊屏旗艦換到這臺手機,我剛開始并沒有感覺到太大的落差。
包括最近很流行的 NC 膠片濾鏡,榮耀也把它做進了人像模式自帶的濾鏡里,除了雅顧生動、雅顧質感、雅顧經典,還有很多膠片風格可供選擇,而且相冊自帶的水印樣式也相當豐富,讓相機可玩性高了不少。
但是真要深究起來,相比同期的旗艦,榮耀在影像這塊還是有不少可以優化的地方。
比如這手機目前只支持在普通模式下開啟實況照片,一旦切換到人像,就沒法支持實況,而且實況照片跟那些膠片風格濾鏡還不能同時疊加,也不支持跟水印同開,反觀 OPPO 和 vivo,早就把實況玩出了花。
還有,在拍攝運動物體的情況下,如果沒提前開鷹眼抓拍,榮耀的抓拍成功率并不算高,對焦還是比較容易跑偏。
看底下照片水印顯示的快門速度跟 iSO( 感光度 )就可以知道,普通模式下,榮耀默認是優先延長快門速度來保證 ISO 處于一個比較低的數值,從而保證畫質( 理論上,感光度越低畫面噪點越少 )。
這種策略拍靜止物體沒毛病,但一旦拍攝運動物體,1/50s 的快門速度,還真不一定能定格畫面。。。像下面這種把 iOS 提高到 1000,然后把快門速度縮短到 1/100s 的策略才比較合理。
另外,人像模式從 1X、2X 主攝切換到 3X 潛望長焦, Magic V5 拍出來的照片,曝光存在明顯的差異,在很多場景下,3X 看上去明顯會更暗一些,如果不手動調整下曝光,還挺影響觀感。
四舍五入,榮耀 Magic V5 的綜合影像能力,用下來給我的感覺是落后了友商一個版本。
比如實況和濾鏡不能疊加,這不就是 vivo 半年前的情況,這就導致我拿其它旗艦拍照的時候,對于它們拍出來的照片會是怎樣,心里大概會有個底,但目前榮耀給不了我這種信心。。。
只能說這會兒它還在追趕第一梯隊的路上,但不可否認,相比起去年,榮耀在影像這塊的進步真挺大的,未來可期。
至于其他方面沒啥好說的,一臺旗艦折疊屏該有的配置,榮耀 Magic V5 也有。
總的來說,雖然這兩年榮耀走得不算輕松,外界質疑不少,我自己也曾對它沒抱太大的期待。
但在體驗完 Magic V5 后,榮耀在我心里確實有很大的改觀,它或許不是一臺完美的折疊屏,但扎實的硬件、流暢的系統以及那些藏在細節里的小驚喜,都讓我覺得,榮耀還在努力證明自己依然值得被認真對待。
希望后面榮耀上市成功后,能夠繼續保持這份務實創新的態度,迎來真正屬于它的 " 獨立成人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