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哪吒之魔童鬧?!饭傥⒎懦瞿倪概c敖丙揮手視頻向院線告別時,那句"多慶幸能有一程伴你同游"的話感動了一大批觀眾。
154.4億國內票房,配上159億全球收入,308項影史紀錄——這部登頂全球動畫榜的國產片,靠天文數字打造了中國電影的黃金時刻。
可是在大家開香檳歡慶的時候,導演餃子卻在微博上留下聲明:"《哪吒2》的成功歸所有創作者共享,合同是基于項目早期風險評估簽的"。
餃子那份平實的表態背后,是創作者們只分走票房1.2%的現實被曝光。
誰能料到,這部耗時五年半、集結138家動畫公司和400人參與的大作,花了18億做特效視覺革新,最后分給核心團隊的只有1.8億元。
相反,當光線傳媒憑45%的分賬賺進69億收益時,那些讓哪吒魔蛟鎧甲閃出金屬光澤、把敖丙冰晶戰甲紋理掃描67版才定稿的動畫師們,還在為基本社保發愁。
諷刺的是,衍生品市場像敖丙冰晶手辦狂賣25億,三秒鐘售罄的銷售熱潮,創作者卻分不到好處。
對比之下,好萊塢動畫導演的分紅比例通常在5%到8%,餃子團隊"前期風險承擔者"的身份,在票房大熱后變成了笑話。
電影里歸墟秘境的"鯨落之戰"中,哪吒用火尖槍刺穿陰謀時嘶吼"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轉乾坤";
現實中,創作者們撕毀"不公平契約"的力氣都被耗盡了。
當中國電影家協會開始討論公平分賬機制,我們這才想到:該被拯救的不是陳塘關百姓,而是那些用青春點亮國產動畫火炬的創作者們。
動畫師社群的聯名倡議喊出——衍生品收益的10%回饋團隊不該是施舍,而是對藝術尊嚴的基本尊重。
也許哪天,當哪吒與敖丙在《哪吒3》彩蛋里歸來,中國動畫的征途才能真正抵達"鯨落古城"隱喻的生死輪回:讓巨鯨白骨變城池時,不再有水母路燈照亮創作者饑寒交迫的長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