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樂山日報
本報訊(記者 張波)為深化課程改革,提升教研員對幼兒園課程建設的理解與指導能力,6 月24 日,夾江縣教研室舉辦2025 年第三期“紙鄉教研論壇”。論壇以“構建兒童需要的課程”為主題,夾江縣中小學教研員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幼兒園課程建設的理念與實踐路徑。
活動中,夾江縣幼教教研員馬梅作了題為《構建兒童需要的課程》的專題分享。馬梅從理論基礎、實踐特性和教師能力三個維度進行深入闡述,系統解析了“課程”及“幼兒園課程”的核心內涵,回顧了幼兒園課程的發展歷程;重點聚焦幼兒園課程的鮮明特質——“過程性”“生活化”“游戲性”“園本化”,并結合生動具體的活動案例,闡釋了這些特質如何體現在幼兒一日生活中。
馬梅的分享,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深度,為與會教研員清晰地勾勒出“兒童需要”的幼兒園課程圖景。她進一步對標《樂山市幼兒園課程建設與指導意見(試行)》提出的“引領性、全面性、生活化、游戲性、體驗性、本土化”基本原則,結合夾江縣幼兒園課程建設現狀,提出了推動實踐的教研工作思路。
本次論壇的成功舉辦,有效提升了教研員隊伍對幼兒園課程建設的專業理解,強化了課程育人的核心理念,為夾江縣構建更貼近兒童需求、更高質量的幼兒園課程體系注入了新的教研動能,也為促進幼小科學銜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供了有益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