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南方日報
全力做好“土特產”文章
陽山西洋菜再獲國家級認證
段燦;孟齊飛
村民種植西洋菜實現增收致富。段燦攝
目前,陽山西洋菜種植面積約1.8萬畝,年產值達13.5億元。黃文濤段燦攝
芒種時節,陽山連片的山間谷地里,西洋菜肆意生長,仿若一張厚重的綠色地毯蓋在大地上。每隔十幾分鐘,自動噴灌系統就會噴灑出一片水霧,讓西洋菜愈發綠意盎然、生機勃勃……
繼先后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認證,入選全國“土特產”名錄后,近日,陽山西洋菜再獲國家級認證——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定。這是對陽山大力做好“土特產”文章,推動全縣現代化農業高質量發展取得系列成效的有力肯定。
●南方日報記者段燦
通訊員孟齊飛
塑產業優勢發展“加速度”
走進位于陽山縣大崀鎮松林村的1200畝旱地西洋菜示范基地,可以看到工人們忙著將剛采摘的鮮菜快速分揀裝箱,然后送上發往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冷鏈車。
松林村生態環境良好,種植西洋菜的自然條件優越,而配套建設的田頭冷庫與分揀中心,讓當地西洋菜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當日采、當日達”,奠定了市場競爭優勢。
“這里的土壤富硒、水質清甜,種出的西洋菜自帶清甜口感,廣東江門的老客戶已簽訂三年訂單。”基地負責人唐劍鋒介紹,自2022年10月運營以來,該基地種植面積從250畝擴張至1200畝,年產值突破3000萬元。
松林村黨總支書、村委會主任黃火炎介紹,村民將土地入股流轉,可按年度拿租金,同時可以就近到經營主體就業掙工資。此外,參與適度規模經營也有獎金。而村集體則依靠“三資”(資金、資產、資源)入股農業龍頭企業獲得股金。“可謂是‘一地收四金’。”黃火炎說。據了解,旱地西洋菜產業每年可為松林村集體增加收入8萬元。
近年來,陽山全力推動“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努力實現“三年初見成效”目標,圍繞做好“土特產”文章,將西洋菜納入縣“五大農業產業”發展體系,作為全縣農業重點項目大力推進,以“土特產”撬動產業發展,推動全縣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目前,陽山西洋菜種植面積約1.8萬畝,年產值達13.5億元。
多維度賦能品牌價值躍升
目前,陽山西洋菜從種植標準到品牌價值正實現全面躍升,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
為推動西洋菜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近年來,陽山以系統思維謀篇布局,通過黨政統籌、生態筑基、市場驅動三大抓手,全力打造特色農業產業標桿。
陽山成立工作專班,編制出臺《陽山西洋菜發展規劃》,并編寫《陽山旱地西洋菜生產技術指引》,為陽山西洋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推動陽山西洋菜產業從傳統種植向現代化生產轉型。
在品質和安全方面,陽山強化常態化巡查和企業自查自檢,從源頭上解決生產安全和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同時發動種植經營主體申報供港澳備案基地資質,目前已建設西洋菜出口基地2個。
拓展市場方面,陽山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多次赴外地進行招商對接和市場調研。還與各地陽山商會、外地農業企業以及大型農批市場深入洽談,探討西洋菜產業的投資考察和銷售合作,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為提升陽山西洋菜的品牌影響力,陽山縣制定了公用品牌使用制度,建立完善的產品溯源平臺白名單制度,并積極探索原產地認證和區域公共品牌有償使用制度,不斷提升陽山西洋菜的品牌價值。同時打造“菜小西”AI推廣大使形象,積極宣傳推介陽山西洋菜,展示陽山西洋菜的優質品質和獨特魅力。
為進一步提高陽山西洋菜的產品附加值,陽山還著力培育預制菜研發銷售企業,將陽山旱地西洋菜干等17款初深加工農產品納入清遠市政府“清遠好風土”區域公用品牌系列產品。
在一系列有力舉措下,陽山西洋菜正以“看得見的品質、摸得著的收益”,助力當地走出一條“產業+就業”深度融合的鄉村振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