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至30日,第四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基礎教育協作會暨重慶市江北區玉帶山小學第八屆學術年會舉行,來自成渝兩地的教育專家、一線教師,圍繞“AI賦能·心理健康”這一主題,共同探討在新時代背景下如何通過AI技術賦能教育教學、優化心理健康教育,為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活動分為專家報告、圓桌論壇、班主任·學生·家長論壇、成果發布、辯論賽、培訓會等內容。在專家報告環節,沙坪壩區教育學會副會長張克運以《讓教育家精神的光照亮教育現實之路》為題,同與會者探討了教育的本質與使命,呼吁教育工作者以教育家精神為指引,驅動教育實踐的創新與發展。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教授萬曼璐則聚焦“AI時代,傳統文化如何守護教育人文”話題,分享了在科技浪潮中,如何讓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相融并進。
▲活動現場 通訊員 彭茜 攝
在成果發布環節,玉帶山小學7個項目組的13位教師集中亮相,分別從AI賦能教學、體育教學改革、樂評、畢業課程、食育課程、紫荊夜校等方面進行展示。從數學課堂的“智能點亮未來”,到語文課堂的“AI成第三位老師”;從體育教學的“體質監測”,到生活化評價的“樂評”等,這些聚焦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教學成果,勾勒出育人新圖景。
在圓桌論壇和班主任·學生·家長論壇等環節,來自市內外的教育專家,圍繞論壇主題進行了點評并進行了經驗分享,令與會者受益匪淺。活動中,玉帶山小學還以海報展的方式,圍繞“AI賦能”和“心理健康”兩大主題,將學校2024-2025學年度的教學成果一一呈現。
“參加這次活動很受啟發,作為一線教師,要不斷更新觀念,掌握新的教學技術和方法,培養學生持續發展的潛力。”現場一位教師說道。“玉帶山小學的學術年會已連續舉辦8屆,希望通過類似的活動,在展示學校教學成果的同時,也搭建成渝兩地基礎教育學校交流的平臺,為兩地教育協同發展提質增效。”校長鄒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