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張家界日報
讓“折翼天使”也有詩和遠方
—— 記市特殊教育學校以“三心育人” 綻放教育芬芳側記
市特殊教育學校美術老師朱治宇正在給學生上課。
李森林
又到一年的畢業季。市特殊教育學校的操場上,一群“折翼天使”將紙飛機拋向天空,紙翼劃過的弧線里,滿載著對未來的憧憬。校長向才輝被孩子們圍在“愛心圈”中,用手語比劃出“加油”的手勢——這簡單的動作里,藏著他30年如一日的堅守。與此同時,美術老師朱治宇的課堂上,聽障學生用畫筆在畫紙上勾勒出細膩的素描線條,他俯身調整學生握筆姿勢的畫面,正是“長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溫暖注腳。
作為我市聽障教育、聽障兒童學前康復教育及永定區、武陵源區智障教育的核心陣地,市特殊教育學校以 “三心育人”(愛心、耐心、責任心)為底色,構建起特殊教育的“成長搖籃”。學校現有13個教學班,其中聽障班3個,培智班9個,學前康復班1個,在校學生140名,專職教師45名。
從特殊教育中來,到特殊教育中去。“是這里的老師用手語為我‘打開耳朵’,現在我要成為更多孩子的‘聲音’。” 市特殊教育學校美術教師朱治宇的故事令人動容。他從小聽力障礙,曾在該校度過九年的學習時光,正是數學老師用手語逐字拆解公式、語文老師用圖文繪本演繹課文的場景,讓他重燃對知識的渴望。從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畢業后,他放棄城市就業機會,帶著“守護更多折翼天使”的信念回歸母校。如今,他不僅是學生眼中的“手語畫家”,更以省級手語大賽獲獎者的身份,成為聽障學生的“追光榜樣”。
在師資建設上,學校通過“走出去+請進來”雙向培養模式,每年選派教師參加國培、省培,邀請特教專家入校開展專項培訓,校內手語、硬筆書法等專項技能比賽成為常態,鼓勵老師們在“崗位大練兵”“課堂大比武”中提升專業技能。開設“學術講堂”,學習專業文化知識,推動教師個體專業化發展邁上新臺階。目前,該校教師獲國家級競賽課一等獎5次,1人獲國家特教園丁獎。2024年11月,在張家界市中小學教師經典誦讀大賽中6人榮獲一等獎,在湖南省第二屆國家通用手語應用能力大賽中1人榮獲一等獎,2人榮獲二等獎,3人榮獲三等獎。
“我認為愛心和責任是特殊教育工作者的首要品質。”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向才輝告訴筆者,“折翼天使”們內心脆弱,尊重、關愛和體貼是特教之本,“特教老師要像蠟燭,先把自己點燃,才能照亮孩子的世界。”
在這所學校,如向才輝、朱治宇一樣的特殊教育工作者還有許多,由于教育對象的特殊性,學校秉承“三心”為核心的育人思想,用實際行動將愛心、耐心、責任心真正地落實到日常生活中。無障礙通道設施、康復訓練室、感統訓練室等功能室一應俱全,文明標語、溫馨關愛提示隨處可見,整個校園溫馨而有愛。全體教師保持初心,無私奉獻,日復一日堅守崗位,用大愛和責任為特殊兒童插上逐夢的翅膀。
學校幾十年如一日潛心耕耘、用心澆灌,把一批又一批的“折翼天使”培養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有用人才,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道路。近10年間,500余名畢業生從這里走向社會,其中100余名聾生考入湖南省特教中專,30余人進入長沙職業技術學院深造。學校榮膺“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湖南省特殊教育先進單位”等稱號。令人期待的是,市特殊教育學校已啟動易址新建項目,未來將建成一座規模宏大的校區。新校區規劃占地廣闊,建筑面積可觀,預計設置多個教學班,能容納更多特殊教育學生,有望成為湘西北地區極具影響力的特殊教育學校。
當紙飛機掠過新建校區的藍圖,當手語在陽光下劃出希望的弧線,張家界市特殊教育學校用堅守與奉獻證明,每個生命都值得被點亮,只要有愛作翅膀,“折翼天使”也能飛向屬于自己的“詩和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