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紀,身體不像年輕時那么硬朗,吃得對才能少生病,活得舒坦。很多人以為吃飽就行,其實中老年人的飲食有大講究,稍不注意,身體就容易出小毛病。今天就來聊聊怎么吃,才能讓中老年人身體棒、精神好,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主食不能老吃白米白面。天天啃精米細面,腸胃負擔重,還容易便秘。換點粗糧,比如玉米、燕麥、紅薯,膳食纖維多,腸道動得順暢,血糖也不會忽高忽低。像老張,60歲,之前頓頓白米飯,后來改吃雜糧粥,半個月就覺得肚子舒服多了,精神頭也足了。
吃肉得挑著來。魚肉和去皮雞肉是好選擇,脂肪少,蛋白質高,燉軟了更好消化。紅肉像豬肉、牛肉、羊肉,味道雖好,但不能多吃。一周兩三次,每次一小塊就夠,吃多了脂肪和膽固醇堆積,心腦血管受不了。隔壁老李以前頓頓紅燒肉,結果血壓高得嚇人,改吃清蒸魚后,身體輕快不少。
果蔬得擺上桌。每天吃點新鮮蔬菜,尤其是菠菜、西蘭花這樣的深色菜,維生素和礦物質多,對眼睛、骨頭都有好處。水果選蘋果、梨這種糖分低的,飯后吃點,補水又補營養。別小看這些,小王阿姨每天吃一盤青菜半個蘋果,氣色好了,連感冒都少了。
鹽得少放點。醫生說,每人每天鹽別超5克,醬油、咸菜這些“隱形鹽”也得算進去。吃太咸,血壓容易高,心臟也累。老劉以前愛吃咸魚咸菜,后來改成清淡口,血壓穩了,走路都更有勁了。
油也得選對。橄欖油、花生油比動物油健康,少用油炸,多蒸多煮,腸胃負擔小。老王家以前頓頓油膩大菜,胃老不舒服,改用蒸菜后,胃口好了,體重也輕了點。
喝水得主動,別等口渴才想起來。早上起床喝杯溫水,腸胃醒一醒,白天再分幾次喝,總共1500到2000毫升。喝夠水,代謝順暢,尿路也健康。老張阿姨以前不愛喝水,老覺得累,后來養成隨手喝水的習慣,整個人精神多了。
吃得雜一點,營養才均衡。粗糧、蔬菜、瘦肉、水果輪著來,別老盯著一種吃。比如老趙,60多歲,天天只吃面條,結果營養跟不上,渾身沒勁。后來醫生讓他吃得雜點,紅薯、青菜、魚肉都加進菜單,半年后體檢指標都正常了。
別吃太飽,七八分飽最好。吃太多,胃撐得難受,消化也慢。尤其是晚上,少吃點,清淡點,睡得香身體也好。老陳以前晚飯吃得撐,半夜老翻身睡不著,改成小份清淡餐,睡眠質量高多了。
零食得管住嘴。餅干、蛋糕這些高糖高油的東西,少碰為妙。想吃零食,抓把堅果或者吃點水果,健康又頂餓。老孫阿姨以前愛吃甜點,后來改吃核桃和蘋果,體重穩了,精神也好。
飲食習慣得慢慢改,別一下全變。像老李,剛開始不愛吃粗糧,覺得嚼著費勁,后來一點點加燕麥,慢慢就習慣了。改得太急,容易沒耐心,堅持不下來。小步子走,效果才長久。
吃飯時間也有講究。早餐要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每天差不多固定時間吃飯,身體有規律,消化系統也舒服。老王以前吃飯沒點,胃老鬧毛病,后來定點吃飯,胃痛少了,人也精神。
吃得健康,心情也要好。吃飯的時候跟家人聊聊天,慢慢吃,別狼吞虎咽。心情好了,胃口也開。老張家每次吃飯都聊點家常,飯菜吃得香,日子也過得樂呵。
這些飲食小習慣,看著簡單,做起來卻能讓身體大不同。中老年人身體機能慢下來,飲食得更用心。吃對了,少去醫院,日子也過得舒心。誰不想老了還能走得動、笑得開心呢?你家老人平時都怎么吃?歡迎留言說說,大家一起學點健康小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