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的鐘聲即將敲響,喧囂一年多的水性內墻涂料CCC認證終于迎來了正式實施時刻。
在經歷6月最后一周的“獲證井噴期”之后,在水性內墻涂料CCC認證實施前夕獲得認證的涂料企業/品牌名單也已塵埃落定。據《涂料經》粗略估算,全國范圍內合計發放水性內墻涂料CCC認證證書約1000家,這一數字不包含難以統計的CCC認證派生證書(包括OEM和ODM兩種模式,以下統稱“派生證書”)。
然而,《涂料經》根據企業/品牌、認證機構等公開的信息,共收集到水性內墻涂料CCC認證證書約130張,剔除少許派生證書后,估計占全部發證(不含派生證書)數量的10%。
本文以這些確切的認證證書(不區分是否派生)為樣本,對水性內墻涂料CCC認證過程中備受關注的話題——尤其是進口涂料品牌的真實性話題——展開調查。
《涂料經》收集到的水性內墻涂料CCC認證證書
基本情況
CCC認證全稱為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2001年12月3日,中國為兌現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承諾,對外發布了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從2002年5月1日起,國家認監委開始受理第一批列入強制性產品目錄產品的認證申請。2004年5月,溶劑型木器涂料被納入CCC認證產品目錄(2005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成為首個實施CCC認證的涂料產品。
2024年4月7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對商用燃氣燃燒器具等產品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將水性內墻涂料納入CCC認證產品目錄,明確水性內墻涂料被納入CCC認證管理,從2025年7月1日開始實施。
這使得水性內墻涂料成為繼溶劑型木器涂料之后第二個“喜提”CCC認證的涂料產品。根據相關規定,列入CCC認證目錄的水性內墻涂料需經過CCC認證并標注CCC認證標志后,方可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公告指出,從2024年7月1日起,指定認證機構開始受理水性內墻涂料CCC認證委托。這意味著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為水性內墻涂料CCC認證預留了一年多的過渡期。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告截圖
公告還表示:考慮到企業為適應CCC認證各項管理和技術要求,對生產工藝、管理流程可能需要進一步調整完善,對已經出廠進入銷售領域的產品庫存也需要一定的消化周期。這表明,在一年的過渡期中,企業可以去調整生產工藝、管理流程以使得產品能夠適配CCC認證的要求,或者對庫存產品盡快出清,避免出現在CCC認證強制實施后庫存產品無法銷售的情況。
詳情參考:
今天你“3C”了嗎?
對于國內的大企業/品牌而言,一年的過渡期綽綽有余。有企業人士指出,盡管水性內墻涂料納入CCC認證管理是一項新的監管要求,但它參照的產品標準和技術要求還是GB 18582-2020《建筑用墻面涂料中有害物質限量》這項現行的國家標準,對于涂料生產企業而言,產品符合國標是基本的要求。
但新的問題隨之產生——公告發布當時,國內做水性內墻涂料CCC強制性認證的僅有3家公司,分別是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北京中化聯合認證有限公司(HQC)和方圓標志認證集團(CQM);后增加北京國建聯信認證中心有限公司(GJC)。然而水性內墻涂料的認證需求十分龐大,如何消化這些需求成為一個現實難題。
附圖:部分企業/品牌水性內墻涂料CCC認證情況匯總
(點擊可查看大圖)
2024年7月5日,隨著三棵樹(福建莆田秀嶼工廠)拿到CQM頒發的編號尾數為“001”的CCC認證證書,拉開了涂料企業/品牌認證的大幕。除了三棵樹之外,包括德愛威(浙江杭州工廠)、立邦(湖北咸寧工廠)、巴德士(廣東中山總部工廠)、大寶漆(廣東東莞工廠)、嘉寶莉(廣東江門杜阮工廠)、亞士(重慶長壽工廠)等,也陸陸續續在2024年內獲得CCC認證證書。
然而,對于中小微型涂料企業/品牌來說,CCC認證依然是一個“門檻”。如前所述,它們在生產工藝、管理流程等方面可能需要進一步調整完善;尤其是一些通過OEM/ODM代工廠貼牌生產的品牌,它們大多不希望將“代工”這樣的“真相”公之于眾,在CCC認證方面抱有觀望態度,動作遲緩。
進口涂料品牌則是另一個備受關注焦點。它們的工廠位于海外,CCC認證包含“驗廠”程序,成為橫在國內運營方/代理商與品牌總部之間的一道“鴻溝”。(下文將以另辟版塊闡述進口涂料品牌的認證情況)
荷蘭蔻帝CCC認證驗廠期間舉行工作會議
根據《涂料經》的粗略統計,在約130張的認證證書中,約40張的認證工廠位于海外,占比約為30%。這是一個“偏高”的數字,因為進口涂料品牌更具有披露證書的意愿,以證明自身產品的“進口”屬性。
進口與“假進口”
進口涂料品牌主營純色乳膠漆和藝術涂料,它們的產品絕大多數產品屬于水性內墻涂料范疇,因此也在CCC認證的對象之列。如前所述,海外驗廠是進口涂料品牌的重要一環。在認證機構本身就存在認證能力“瓶頸”的背景下,海外驗廠會消耗認證機構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使得成為CCC認證過程中的一大難點。
鄧恩涂料成為最早獲得CCC認證證書的美國進口涂料品牌之一
而且,驗廠環節還大大削弱了進口涂料品牌方的認證意愿。已經獲得CCC認證的美國鄧恩涂料(Dunn-Edwards Paints)相關人士表示:驗廠涉及生產線與認證產品一致性、關鍵工序是否符合要求、生產設備與檢測設備及倉庫管理等一系列現場檢查流程,很多屬于海外工廠并不對外開放的內容,“甚至就連為驗廠做準備而提供一系列的文件,可能都不愿意配合。”
詳情參考:
“鄧恩范本”:一個美國進口涂料品牌如何穿越CCC認證“迷霧”
這就造就了類似本杰明摩爾(Benjamin Moore)這樣的“反面案例”。因美國總部不予配合,其中國代理商預料無法通過CCC認證,因此本杰明摩爾面臨退出中國市場的局面。截止本文發稿時止,仍未見其接受CCC認證的任何報道;而其代理商已經啟用新的進口涂料品牌勞倫·泰德(Laurentide)替代本杰明摩爾——但勞倫·泰德同樣未見獲得CCC認證的報道。
詳情參考:
本杰明摩爾否認退出中國市場,然后呢?
勞倫·泰德中國市場“還魂記”:將成為下一個“本杰明摩爾”?
拋開“驗廠”的難點,進口涂料品牌的獲證情況之所以受關注,主要在于兩個“痛點”——是否純進口以及是否“假進口”。一直以來,進口涂料品牌在中國市場都是一個受爭議的存在,除了外資大企業/大品牌之外,眾多打著“進口涂料”的品牌的涌現,讓這個領域變得虛虛實實,亟待厘清。而水性內墻涂料CCC便是一個難得驗證機會。
驗廠是進口涂料品牌CCC認證的關鍵環節。圖為認證人員在JONAS鯨彩漆德國工廠內查驗
在《涂料經》所統計的約130個涂料品牌當中,除去約80個國產品牌以及少數已經實現完全本地化生產的品牌(如立邦、多樂士、佐敦、鱷魚漆等)外,有40多個品牌則歸為進口涂料范疇。它們又可以分為三種情況:
1.純進口。
顧名思義所有產品均來自原產地工廠生產,且在國內沒有工廠或代工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品牌:VeryLux威羅、荷蘭蔻帝COLDEC、鄧恩涂料Dunn-Edwards、鯨彩漆JONAS、諾瓦novacolor、芮頌RESSOURCE、舒納沃恩Sch?ner Wohnen等。
2.進口+本地化生產相結合。
即產品分為進口產品和本地化工廠/代工廠生產的產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品牌:泰克諾斯Teknos、都芳漆Düfa等。
3.“假進口”。
包括宣傳進口實則國產、無法確認品牌在海外的真實信息等情況。除此之外,我們在統計過程中發現同一張證書被多個品牌使用的情況。由于涉及的情況比較復雜,需要更多的時間進行核實和考證,在此不列舉具體的品牌名稱。
此外,一些行業內較為熟知的進口涂料品牌,包括詩瓏漆Signeo、舒爾茨Schulz、西恩CIN、彩馬CHOMER等,至今未見開展CCC認證的相關報道。
《涂料經》記者發現,盡管經受了CCC認證的第一波考驗,但由于信息披露并不充分——比如有的品牌兼具進口產品和本地化生產產品,但只展示進口產品認證證書;有的品牌所展示的證書,無論是委托者、生產者和生產企業的信息,無法與品牌信息形成對應;更有甚者不展示認證證書,卻宣傳已獲得認證;等等——因此進口涂料品牌市場的狀況依然撲朔迷離,有待進一步的甄別。
CCC認證仍任重而道遠
隨著水性內墻涂料CCC認證正式進入實施期,卻依然有大量企業/品牌未作認證的情況,這將給接下來的“證后管理”工作帶來新的挑戰。
一方面,7月1日后未獲水性內墻涂料CCC認證的企業是否就要停止相關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甚至關門大吉?根據相關的規定,CCC認證實施后,對于未獲CCC認證并標注CCC認證標志的產品,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有認證機構工作人員指出,7月1日后相關監管部門肯定會針對水性內墻涂料開展一輪市場抽查,將主要檢查產品與認證證書的“一致性”,有無證書、銷售的產品是否與證書列示產品型號一致、是否存在超范圍使用證書等都將是檢查的重點。但也有企業人員認為,盡管實施前有一年的過渡期,但在7月1日后企業仍有一定庫存,從以往其他產品的CCC認證實施情況看,在實施日之前生產的庫存產品仍有可能獲許繼續銷售。
6月24日,一場由行業商協會、認證機構、檢測機構和行業媒體代表參與的水性內墻涂料CCC認證研討會在廣東順德舉行
詳情參考:
水性內墻涂料CCC認證成果首獲公開,未認證企業面臨哪些風險?
另一方面,如果被查到無認證銷售產品或者銷售的產品與認證信息不一致,那么企業/品牌將面臨何種處罰?據《涂料經》記者查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列入目錄的產品未經認證,擅自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的,責令限期改正,處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未經認證的違法產品貨值金額不足1萬元的,處貨值金額2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產品或者其包裝上的標識必須真實,銷售者銷售的產品的標識應當符合相關規定,否則責令改正,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偽造或冒用認證標志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并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等值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并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
從公開的其他認證產品的違法案例來看,關于CCC認證的處罰主要與違法所得掛鉤,而且在監管抽查過程中能夠發現的案值普遍不大,對于生產企業/經營者造成的直接損失普遍不大。這也造成企業對于CCC認證的積極性普遍不高,前述認證機構人員指出,在溶劑型木器涂料領域,盡管CCC認證已經實施20年,但至今仍有企業不做CCC認證。
2025年7月1日起,水性內墻涂料需標注CCC認證標志。圖為柏艾洛BOERO一款水性內墻產品已經印上CCC認證標識
但又不同于溶劑型木器涂料,水性內墻涂料與消費者的關系更加直接,如果不做CCC認證,企業/品牌將面臨更大的風險成本,比如未獲認證而生產銷售、超范圍使用認證證書甚至偽造或冒用認證標志等情況一旦被查實曝光,將嚴重損害企業聲譽,失去在市場立足的根本,最終被市場拋棄。
“所以,企業或品牌該認證還是要認證。現在行動起來也為時不晚。”前述認證機構人員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