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重慶頻道
人民網重慶7月13日電 (記者胡虹)10日,2025EC-PAC全國新能源商用車性能評價公益賽在招商局檢測車輛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落幕。此次賽事不僅是前沿技術的展示與比拼,更是推動我國新能源商用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重要實踐。
從用戶企業到制造廠商,從行業專家到第三方機構,與會各方一致認為:這項堅持公益屬性的專業賽事,正在成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通過建立科學、公正、與時俱進的評價體系,賽事既為終端用戶提供了可靠的采購參考,也為制造企業指明了產品優化方向,更助力政府部門制定更精準的產業政策。
“這次活動結果非常公正、客觀,整個測評過程非常專業,維度也很全面,測評結果對使用企業來說具有比較強的參考性。”作為新能源商用車的直接使用者,中國外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全球市場營銷中心副總經理莊夢齊對賽事價值給予高度評價,她希望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每年持續舉辦,讓使用企業在采購和使用的過程當中有一個比較好的參考標準。
濰柴新能源商用車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副院長趙波則認為續航里程、能量回收、充電兼容性成為制造企業關注的核心技術指標。
趙波表示:“續航里程代表了新能源商用車的競爭力,直接影響車輛的實用性和市場接受度;能量回收貢獻率體現了車輛的能效水平,對于整車經濟性至關重要;充電兼容性則決定了車輛在不同場景下的實用性與適應性。”面對技術迭代,他建議:“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發展,制造企業對智能駕駛方面項目比較關注,期待未來賽事增設相關測試項目,推動行業技術邊界拓展。”
作為新晉商用車企業代表,長安凱程于6月26日剛剛發布全新一代V919車型,并攜該車型參加本次賽事3.5噸、3.7噸組別評測。長安凱程汽車研究院副總經理朱振濤強調了能耗電耗、動力性能與主觀評價三大關鍵評價維度。
“電耗直接影響到整個用戶運營成本,尤其在商用車電動化轉型關鍵期;動力性能則直接應對如重慶等山城復雜路況下的滿載、超載挑戰。主觀評價反映了用戶對于車輛實際使用的綜合評價,通過主觀評價對于產品改進和市場推廣的意義都非常大。”針對比賽未來優化方向,朱振濤著重指出:“安全是行業焦點,建議增加專項安全測評;同時提升主觀評價中用戶反饋權重,使產品開發更精準契合市場需求。共同促進新能源商用車開發更好的車輛便利、效率更高又安全。”
“賽事有效鏈接了制造企業、用戶單位與政府主管部門及行業協會,為政策制定與標準修訂提供了真實、前沿的行業洞察。”擔任多屆賽事裁判工作的中國道路運輸協會專家顧問崔里寧認為,賽事的終極目標在于“激發全行業創新活力,促進良性競爭與合作,共同推動中國新能源商用車實現安全、高效、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