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一本舊課本,泛黃的書頁散發著淡淡的墨香,瞬間就把人拉回了童年。那些年,七零八零后的我們,背著書包上學堂,課本是我們每天的伙伴。它們不只是書,更是藏著無數回憶的寶盒,帶著我們重溫小時候的歡笑和懵懂。
我從小就愛收集課本,尤其是小學和初中的教材。至今,我攢了上百本,從語文到數學,從歷史到自然,一本本擺在書架上,像時間機器一樣。每次翻開,總能想起當年課桌上的涂鴉,老師講課的聲音,還有同桌偷偷傳來的小紙條。這些課本,承載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我們成長的點點滴滴。
語文課本是我最愛的。小學語文書里,那些故事和詩歌總能讓我沉浸其中。《小馬過河》教我凡事要試試,《賣火柴的小女孩》讓我心疼得掉眼淚。每一課后面還有練習題,逼著我們一筆一畫寫生字,背課文,雖然當時覺得煩,但現在想想,那些字詞早已刻在腦子里,成了童年的一部分。
自然課本也很特別。里面講了太多稀奇古怪的知識,比如為什么天是藍的,螞蟻怎么搬東西,還有地球有多大。記得有一次,老師帶著我們做實驗,用放大鏡看花瓣的紋路,簡直像發現了新世界。那時候的自然課本,像是打開了一扇通往大千世界的門,讓我對未知充滿了好奇。
課本里的插圖更是讓人印象深刻。語文書里的畫,有的黑白,有的彩色,畫風簡單卻充滿故事感。比如《愚公移山》那幅插圖,愚公揮著鋤頭,身后是連綿的大山,我總覺得他特別倔強。自然書里的插圖也不差,畫著各種動植物,還有地球和星星,看著就覺得世界好大,自己好小。
收集課本的習慣,起初只是想留住點什么。后來發現,這些書不僅是回憶,還讓我重新思考生活。小時候覺得語文課本里的故事很簡單,現在再看,才發現里面藏著做人的道理。自然課本里的知識,也讓我對世界有了更深的敬畏。它們讓我明白,生活不只是眼前的忙碌,還有很多值得回味的東西。
有時候,朋友來家里,看到我這些老課本,總會笑著說:“你這是在搞懷舊啊?”我笑笑,其實不全是懷舊。翻開課本,就像和童年的自己聊聊天,能讓我暫時忘掉生活的壓力。那些年,我們沒手機,沒電腦,但有課本,有操場,有一群打打鬧鬧的朋友,日子簡單卻很快樂。
課本還讓我想起老師們。他們有的嚴厲,有的和藹,但都用心教我們。記得自然課老師每次講到宇宙,總會兩眼放光,說:“你們要多看看外面的世界!”那時候不懂,現在才明白,他們想讓我們知道,世界很大,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
這些年,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七零八零后的我們,忙著工作、家庭,柴米油鹽填滿了每一天。很少有人會停下來,翻翻老課本,想想小時候的自己。可每次我翻開這些書,總覺得時間慢下來了。那些泛黃的書頁,像是老朋友,提醒我別忘了最初的自己。
收集課本,也讓我學會珍惜。生活總在往前跑,但回憶是我們的根。那些課本里的文字和插圖,記錄了我們怎么從懵懂小孩變成現在的大人。它們讓我相信,不管多忙,偶爾停下來看看過去,能讓我們走得更踏實。
現在的孩子,課本早就變了樣,電子書、平板電腦成了主流。他們的世界更豐富,但我們的課本有種特別的溫度。那些手寫的筆記,書角的折痕,都是我們那一代人獨有的記憶。你有沒有想過,找一天翻出自己的老課本,看看能不能找到當年的自己?
老課本不只是書,更是一段時光的見證。它們提醒我們,生活可以很忙,但別忘了給心留點空間。那些童年的故事、知識和插圖,依然能給我們力量,讓我們在忙碌的日子里,找到一點屬于自己的溫暖。你還記得自己的課本嗎?翻開它,會不會也想起那些簡單的快樂?